确立营商环境领域“非禁即可”理念,呵护民营经济的“闯劲”

首页    新闻中心    确立营商环境领域“非禁即可”理念,呵护民营经济的“闯劲”

近几年来,受到全球经济持续面临不确定性、相关产业领域“脱钩断链”风险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,一些民营企业遇到了生产经营的困难。当前,部分民营企业甚至大型龙头企业对未来发展持观望态度,在投资上呈现出方向不明、意愿不强、动力不足等态势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如何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?

7月12日,以“加强法治保障,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的2023年博爱法治论坛在沪举办。此次论坛由民革中央社法委、民革上海市委会、上海市司法局、上海市工商联联合举办。论坛上,数十位司法界人士、专家学者、民企掌门云集,从民营企业的法治保障角度探讨回应民营企业对司法的需求和关切。

城门立木,法律及政策要可预期“当下,从全国情况看,我国民营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,很大的原因在于政策可预期性较弱,急转弯的情形多次发生。例如,我们对某些行业厉行整治,虽有一定成效,但破坏了市场主体的投资预期,代价比较大。”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在论坛上说道。

一定的容错空间、拥有稳定预期的法律及政策、完善的产权制度、对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等,是创造与投资的基础环境。

过去,少数地方政府法治意识淡薄、“契约精神”缺位,在涉及市场主体行为中,存在不兑现约定政策、不履行签订协议等行为。“新官不理旧账”现象时有发生,在地方政府人事变动后,不兑现招商引资协议中承诺的财政补贴政策,以行政命令干预市场经营,采取强制手段终止招商引资协议。

多位与会学者、企业家提到了“腾笼换鸟”的例子。过去,这个词背后蕴含的是产业转型升级、土地集约高效利用,随着地方的执行与运作,也暴露出了不少矛盾。部分地方政府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掩藏在“腾笼换鸟”下,强力干预企业的运行,且造成了部分市场主体预期的摇摇欲坠。

“我很怕政府部门提‘腾笼换鸟’这个词,一旦提这个词就说明某地区的产业规划要改,那么原来入驻的企业怎么办?是‘去留自便’还是‘不走不行’?如果没有长期的规划、长期的政策和稳定的契约精神,企业也就不敢全身心投入。”民革上海市委会社法中心主任、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海说。

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基础教育的大型企业,董事长陈伟志也表示,今年以来,身边有民营企业家多次反映,地方政府在升级产业结构时,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,如过度开展市场监管、安全、环境等执法检查,甚至用停水、停电等极端措施,强制要求民营企业迁走、腾出用地指标,对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造成了损害。

“法律和政策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稳定性,只有结果可预期大家才会遵照执行。如果朝令夕改,或者因为长官意志而随意变更,则会失去权威性,大家就不会相信。”吴海说。

吴海以“城门立木”的典故举例。秦国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,担心老百姓不信任,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,告诉大家谁能搬走就给谁十两黄金。百姓确定了这位新上任的官员不是在开玩笑,也就相信法令会得到认真执行。

如今的经济运行,也遵循同样的规律。市场主体的投资预期恢复,也需要创造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政策法律环境。法治需要发挥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作用。

从法律层面,罗培新建议,其一,确立营商环境领域“非禁即可”的理念。民企敢闯,不是闯红灯,而是闯无人区,遵循“法无禁止皆可为”的原则,呵护民营经济的“闯劲”。其二,对于违法行为,在法定责任幅度范围内,存在加重责任与减轻责任的选择时,行政监管部门与政法机关,可以依法根据案情选择减轻责任。其三,确立“容新也容旧”的理念,对于老模式与新模式,老业态与新业态,只要法无明令禁止,均应采取包容的态度,放手让民企选择。

完善的产权制度,有恒产者有恒心

“有恒产者才有投资信心,这就需要通过物权制度、股权制度、知识产权制度等将投资所得变为恒产。如果没有股权制度,将企业家的投资转化为受到法律保护的股权,企业可能随时不属于自己,那为什么还要投资呢?”吴海说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023年7月14日 21:05
浏览量:0
收藏